当前位置: 首页> 典型案例
【伊洛健闻】精耕细作提升专业技能,多科协同筑牢生命防线
时间:2025年11月4日 14:14:41 来源: 浏览:14

近期,我院消化内科接诊多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,病情均极为凶险——患者多表现为突发大量呕血、黑便,短时间内即陷入失血性休克,血压骤降、意识模糊,部分患者单次出血量超1000毫升,此类急症致死率极高,面对密集的生死考验,我院消化内镜中心、麻醉科、消化内科、重症医学科快速响应、积极联动,迅速启动院内多学科协作(MDT)机制,以精准高效的联动配合成功挽救全部患者生命,彰显了我院急危重症综合救治的硬核实力。

 

极速响应:多学科织就"生命急救网"

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称为消化科"致命风暴",其核心救治难点在于出血迅猛、病情进展快,且患者多合并肝硬化、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,需在短时间内同步完成抗休克、精准止血及并发症防控。为此,我院建立的"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绿色通道"全面启动,各科室打破时空壁垒,实现无缝衔接:

- 消化内科作为首诊科室,接诊后10分钟内完成病情评估,结合肝硬化病史及出血表现快速锁定病因,同步开具抢救医嘱,协调血库紧急调配红细胞悬液、血浆,为患者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实施液体复苏,为后续治疗争取关键时间。

- 麻醉科团队全程护航,针对呕血患者易发生窒息的风险,快速实施气管插管保障气道安全,通过深静脉穿刺精准调控补液速度与血管活性药物剂量,严密监测生命体征,确保患者在休克状态下仍能耐受内镜治疗。

- 消化内镜中心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,接到指令后最快15分钟即可开展手术。内镜下可见患者食管下段曲张静脉呈"串珠样"改变,部分血管呈喷射状出血,医生凭借精湛技术,采用内镜下套扎术多环套扎处理静脉曲张破溃出血血管,多数患者15-30分钟内即可成功止血。

- 外科团队参与病例讨论,针对止血困难或存在再出血高风险的患者,提前制定"断流术"等手术备选方案,通过术前评估与方案推演,为内镜下治疗提供坚强后盾和双重保障。

- 重症医学科在止血术后第一时间接手患者,针对肝硬化患者易出现的肝性脑病、感染、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,实施精细化脏器功能支持,密切监测凝血功能、肝肾功能及意识状态,动态调整治疗方案,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。

在近日救治的一名中年男性患者中,其因乙肝肝硬化引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,入院时血压仅70/45mmHg,已出现意识昏迷。多学科团队协同作战,消化内科快速补液抗休克,麻醉科紧急气管插管,内镜中心精准实施套扎止血,术后转入ICU进行并发症防控,经过48小时连续救治,患者意识恢复,出血未再复发,7天后顺利转回普通病房。

此类紧急救援场景,近一个月已在我院多次上演。

 

关口前移:从"抢救"到"预防"的健康守护

此次集中救治的患者均有肝硬化基础病史,而门静脉高压正是食管静脉曲张形成的主要病因,粗糙饮食、剧烈咳嗽、便秘等因素均可能诱发血管破裂出血。针对这一特点,我院在强化急救能力的同时,更注重科普宣教与早期干预:

- 针对肝硬化、慢性乙肝、长期大量饮酒等高危人群,推出"胃镜筛查+风险评估"专项服务,建议每1-2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,提前识别曲张静脉风险等级。

- 对已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,通过健康讲座、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普及预防知识,强调避免食用粗硬烫食物、保持排便通畅、严格控制基础病等关键注意事项,从源头降低出血风险。

- 建立出院患者随访机制,由消化内科与ICU共同制定长期管理方案,定期监测肝功能与门静脉压力,必要时通过预防性套扎术降低再出血概率。

此次多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成功救治,不仅检验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成熟度与高效性,更凸显了"快速响应、精准施策、全程管理"诊疗模式的重要价值。未来,我院将持续优化急救流程,深化多学科融合,同时加大健康科普力度,为群众消化道健康筑起"预防-急救-康复"的全链条防线。

联系方式

  •  

微信公众号

洛阳伊洛医院 版权所有@2020 www.lylgyy.cn     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举报方式:0379-69868669    邮箱:lyjzzzjb@126.com     网站备案:豫ICP备2022024838号-1 技术支持:洛枫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