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Contact US
24小时急救热线:
0379-65959120
三伏天气,全国各地陆续进入“烘烤模式”,如此“热度”,不少人发生了中暑、甚至热射病。近年随着医疗科普的开展,热射病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,它的危害不容小觑。
60岁的李阿姨,正午时分,在未做降温措施下劳作,继而出现意识不清、呼之不应等症状,家人拨打120报警,我院急诊科医护迅速出车,护送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抢救。其内部核心温度已高达41℃、体内器官就像被水煮了一样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,结合临床表现考虑为热射病,危及生命。我科医护立即给予建立静脉通路、补液、降温(4℃鼻饲冰盐水、冰毯、冰帽)、纠正休克等一系列抢救治疗措施,紧急救治疗过程多线并行。经积极抢救,李阿姨意识由昏迷逐渐转为清醒、病情由危转安,其表示出院后一定要把热射病的危害及预防普及给亲朋。
什么是热射病?
热射病是因高温导致体温调节失衡,引发致命性器官损伤的急症,本质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,需紧急救治。
一、热射病的典型症状:
核心体温超40℃、皮肤干热无汗
意识模糊、抽搐、或昏迷
心率增快
可能出现心肝肾功能损伤及衰竭、凝血障碍。
二、高发人群:
户外工作者、老年人、儿童、慢性病患者及运动员,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活动者风险更高。
三、预防措施:
核心原则--避免高温暴露、主动降温;
1.环境防护:尽量避免在10:00-16:00点在烈日下活动,使用遮阳伞、透气衣物、保持通风;
2.身体管理:每小时补充200-300ml含盐饮品(如 电解质水、淡盐水),用毛巾擦拭颈部、腋下等大血管部位散热。
四、急救处理:
黄金30分钟原则--降温速度决定生存率
1.立即行动:
将患者转移阴凉处,脱去外衣
冰袋敷颈部/腋窝/腹股沟,冷水擦拭全身
持续监测体温,目标降至38.5℃以下;
2.医疗支持:
拨打120,说明“疑似热射病”
禁止擅自喂水(昏迷可能引发窒息)
保持侧卧位 防治呕吐物阻塞气道。
五、常见误区:
1.“先喝藿香正气水”--含酒精成分,可能加重脱水,应优先选择电解质饮料;
2.“出汗多就不会中暑”--大量出汗后未补水更易诱发热痉挛;
3.“空调病比中暑危险”--热射病死亡率高达50%-70%,远超空调相关不适。
夏日炎炎,让我们共同掌握热射病的预防及急救知识;防暑降温,清凉一夏,远离热射病。
洛阳伊洛医院重症监护团队再次提醒:
请牢记热射病送医四字口诀--移、降、补、送;